黃帝問于歧伯曰:周痺之在身也,上下移徒隨脈,其上下左右相應,間不容空,願聞此痛,在血脈之中邪?將在分肉之間乎?何以致是?其痛之移也,間不及下鍼,其慉痛之時,不及定治,而痛已止矣。何道使然?願聞其故?
歧伯答曰:此眾痺也,非周痺也。
黃帝曰:願聞眾痺。
歧伯對曰:此各在其處,更發更止,更居更起,以右應左,以左應右,非能周也。更發更休也。
黃帝曰:善。刺之奈何?
歧伯對曰:刺此者,痛雖已止,必刺其處,勿令復起。
帝曰:善。願聞周痺何如?
歧伯對曰:周痺者,在於血脈之中,隨脈以上,隨脈以下,不能左右,各當其所。
黃帝曰:刺之奈何?
歧伯對曰:痛從上下者,先刺其下以過之,後刺其上以脫之。痛從下上者,先刺其上以過之,後刺其下以脫之。
黃帝曰:善。此痛安生?何因而有名?
歧伯對曰:風寒濕氣,客於外分肉之間,迫切而為沫,沫得寒則聚,聚則排分肉而分裂也,分裂則痛,痛則神歸之,神歸之則熱,熱則痛解,痛解則厥,厥則他痺發,發則如是。
帝曰:善。余已得其意矣。此內不在藏,而外未發於皮,獨居分肉之間,真氣不能周,故名曰周痺。故刺痺者,必先切循其下之六經,視其虛實,及大絡之血結而不通,及虛而脈陷空者而調之,熨而通之。其瘈堅轉引而行之。
黃帝曰:善。余已得其意矣,亦得其事也。九者經巽之理,十二經脈陰陽之病也。
Comments